- 学院新闻
舟山之行--记学院分工会组织教职工暑期疗休养活动
作者:王治平
发布日期:2011-07-26
浏览次数:5
1、直抵东海
2011年7月11日至13日,我与学院教职工等三十几人一起参加了由杭州西子旅行社承办的舟山之行,再一次去了位于东海的舟山群岛。
记得5年之前我们也曾经来过舟山。有个印象是汽车到达海滨之后,要乘渡轮过海,才能到达舟山群岛。若遇台风什么的,便不得而过,十分麻烦。而就在这5年之内,“逢山开路,遇水搭桥”,从杭州去舟山的交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不仅有宽阔通畅的杭甬高速公路,可以让我们的大巴车疾驰向东,更有了一座座雄伟壮观的跨海大桥,可以让我们从大陆跨越一条条海峡,直抵舟山群岛最东边的朱家尖岛。
朱家尖是一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但我们今天的目的地是普陀山,这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另一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当然,对于它来说,这个世俗的“名誉”并不重要,因为它是超越人世凡俗的“海天佛国”,它是与五台山、峨眉山、九华山并称的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
我们到达朱家尖时已过正午,直接去了一家田园阳光休闲农庄吃饭。饭后便去一个叫“蜈蚣峙”的渡口,这里新辟了一条快艇航线,只要5分钟的航程,就可以到达普陀山岛了。
2、想到了就来普陀山
“想到了就去普陀山”,这是我们在杭州经常看到的一句旅游宣传口号,到了这里,便成了“想到了就来普陀山”。 这句话看似简单,深意存焉。普陀佛地,信佛的不请自来,不信的也不会特地来,而那些将信将疑的平凡之俗人,虽然偶尔想起、也不时会念叨,却往往口惠而实不至,因种种借口而未能付诸实施,所以,这句广告语定位十分精准。
无产阶级革命家马克思说“宗教是人民的鸦片”,但这是对企图革命的人民而言的。确实,真正信奉了宗教的人们往往心平气和,与人为善,不爱与人争斗,所以,宗教对于人民的革命确实是一服“麻醉剂”。
但也正因如此,宗教对于建设和谐社会是有积极意义的。我们现在终于意识到了这一点。于是,我们在杭州的灵隐寺山门前,看到了中国共产党前总书记江泽民题写的匾额“灵隐寺”。在舟山的普陀,我们又一次看到了他的题词,镀金的“海天佛国”四个字,镌刻在一块石碑上,一上岛便可见到。
3、西天群石
我们这次的普陀山之游,没有去登临佛顶山,而是安排游览西天风景区,这是全岛的石景荟萃之处。
西天景区位于普陀山的西南部,从梅岑路的普陀山大酒店一侧上山,稍事攀援,便到了观音古洞。此处远眺,但见云舒云卷,海天一色,山顶有一座极乐石亭,楹联曰“贪得宇宙隘,知足天地宽”,教人知足常乐。
接着再走,来到一处岩石,导游介绍说是两只海龟,正在沿着山石,努力往上攀爬。众人一看,果然相似。这是花岗岩在高温多雨、潮湿闷热的环境下,长年风化结果形成的奇石景点。据说海龟是去听讲经的,故而此地名目为“二龟听法石”。
沿着山间的菩提路再往上走,又来到一处岩石,三个红色的大字“盘陀石”映入眼帘,这是明代的抗倭名将侯继高所书。这块体积有40立方米的“盘陀石”,落在一堆大石之上,似乎摇摇欲坠却又稳如磐石。旁边有座“灵石禅院”,“智镜常圆”,供奉智慧的菩萨。
山上的禅院一座又一座,整个普陀山总共有三十多座禅院。接下来的这座叫“梅福禅院”,这是普陀山唯一的一座僧尼同堂的禅院。导游说,盖因文革中灭绝宗教,普陀山的广大僧尼被迫还俗,集居于此。久之,他们习惯了,便保留下来。
再一个遐迩闻名的石景便是“心字石”,一个巨大的“心”字,高5米,宽7米,刻在一块巨大的圆石上,被描成大红的颜色。其意为,佛教修行,以心为上。游客人等到此,莫不摄影留念。我们也在此照了“全家福”合影。
4、普济禅寺
行至普济禅寺已经是黄昏时分。山门处立有一牌坊,曰“文武官员军民人等到此下马”,可见佛门威严如仪。据说,普济寺的正门也是从来不开的,人们都得从边门进出。现在也只对极少数的人,可以破例,这些人的名字被这里的民众所津津乐道。
普济禅寺位于佛顶山麓,是普陀山供奉观音菩萨的主刹。规模宏伟,气势庄严。据说此寺始建于五代时期,历史十分悠久。寺前有海印池、永寿桥、御碑亭等。据导游介绍,这块御碑当年在文革时差点被人砸掉,是聪明的和尚,在碑上涂写了“毛主席万岁”的字样,才使那些人不敢下手。
正所谓“江山是主,人是客”,是人,任谁都不能“万岁”,倒是在整个普陀山上,到处是有上百年历史的参天古树,浓荫蔽日,笑看着人间的白云苍狗、红尘滚滚。有意思的是,在普济禅寺前面,我们看到有著名演员陈佩斯认养的一棵柏树,还有一棵樟树是著名学者余秋雨认养的。
这里的许多大树现在都有人认养。树前立一小碑牌,上书一些劝善格言和修身养性的箴言,如“长养智慧树,盛开慈悲花”、“有施者得福,慈心者无怨”、“日出东海落西山,愁也一天,喜也一天;遇事不钻牛角尖,人也舒坦,心也舒坦”、“人生没有所有权,只有生命的使用权”之类。
我们在宝陀饭店吃过晚饭,就到普陀山大酒店住下。晚上,几个朋友外出散步,又走过关了门的普济禅寺,不知不觉就来到了“百步沙”海滩。月色朦胧下的百步沙,一片宁静,海浪发出低沉的拍岸声,永无休止。或许,这才是真正的永恒。
5、南无阿弥陀佛
作为一个“海天佛国”,整个普陀岛是“山当曲处皆藏寺,路欲穷时又遇僧”,它于公元1214年被钦定为专供观世音菩萨的道场。这里到处弥漫着佛教文化。“南无阿弥陀佛”是敬佛的口头禅,“南无”二字读作“那摩”,是致敬的意思。
第二天上午我们去了岛南的观音眺山,这里立有一尊巨大的南海观音露天大佛,仿金铜精铸,左手托法轮,右手施无畏印,端庄慈祥,俯瞰人间。它建于1997年,总高度有33米,十分壮观。
导游照例给我们讲那个耳熟能详的故事:当年南海观音开光之时,本是重云密布的天空,突然开了“天眼”,一抹白光穿过云层,直射在观音铜像身上,顿时,现场几千的僧俗官民,鸦雀无声,跪倒于地,震惊于这菩萨的神圣显灵。开“天眼”本是一种气象现象,不过,它的适时出现倒真是偶然中的偶然,或许冥冥之中有天意也未可知。
佛教的真义在于护生,所以,我特别感兴趣的是,上山甬道一侧护栏上的石刻,都是丰子恺《护生画集》中的漫画,白居易“好生之德本乎天,物物贪生乐自全。我要长年千岁祝,不教物命一朝延”的祈祷、陆龟蒙“南北路何长,中间万弋张。不知烟雾里,几只到衡阳”的感叹,等等,劝人爱护众生,切忌杀戮。
传说观音菩萨居住的地方是紫竹林。在前往紫竹林的山路上,我们看到有一个不知从哪里远道而来的游方和尚,一步一叩首,每走一步,就行一个五体投地之大礼,竭尽顶礼膜拜之至。路边的行人纷纷解囊,捐助这位虔诚的朝拜者。
6、南沙冲浪
我们回到朱家尖后,又在昨天的农庄吃饭。下午我们先到乌石塘景点游览。这是一个由无数块乌黑发亮、晶莹圆润的卵石铺就的砾滩。近旁建有一个水上乐园,有不少供那些身手矫健的人们玩的娱乐项目。
之后我们来到南沙海滨浴场。
好一片辽阔的金色沙滩啊!但见十里金沙,万顷碧波,艳阳高照,海风吹拂。赤条条的弄潮儿们,扑进了大海的怀抱。时值涨潮时分,一浪一浪的海潮,步步逼来,冲得救生员们也只得把他们的坐架一步一步朝着 岸边后退。我们也不能安然游泳,而只能玩冲浪戏水。当一米多高的排浪一浪一浪袭来时,一个猛子扎下水去,便不会被浪潮冲倒了。
玩得尽兴,起身后我们又去附近的小山上观看了沙雕。这里每年都要举办中国舟山国际沙雕节。松林里的一个个沙雕艺术作品把我们带到了童话世界。
7、沈家门大排档
当晚我们驱车回到舟山本岛沈家门,下榻于昌正春天酒店。然后我们就去了沈家门海鲜大排档,据说那是全中国最负盛名的品尝海鲜美食的宝地。进了宝山,岂有空手而回之理,当地人说,不到沈家门大排档,不算来过舟山。
大排档沿着海港码头一溜排开,颇具规模。现在正是休渔时期,全国最大的渔港——沈家门港的港湾里停泊着的大小渔船构成我们欢宴的背景,具有特别正宗的渔家味道。
我们吃过的、和从没吃过的海鲜佳肴,鲳鱼、勒鱼、带鱼、墨鱼、豆腐鱼、基围虾、富贵虾、海蜇、辣螺、海瓜子、梭子蟹……,一道道地端上来,着实是美不胜收。
据说,在这里,每天每天,从夕阳西下,到月上中天,从华灯初上,到夜色阑珊,这里永远是人声鼎沸,热闹非凡,酷爱海鲜美食的人们,如同一群饕餮之徒,直吃得昏天黑地,酒足饭饱,“夜半三更排档散,家家扶得醉人归”。
8、桃花岛
我们第三天上午的行程是去桃花岛游览。我们从墩头码头乘快艇前往。这是一个因金庸的武侠小说《射雕英雄传》而闻名的小岛,“桃花影里飞神剑,碧海潮生吹玉箫。”现在这里是省级风景名胜区。
我们先去了桃花峪景区,沿着海边山崖的栈道,我们一一看了“海龟巡岸”、“东海神珠”、“弹指峰”、“黄药师山庄”等自然或人工的景点。
然后我们去了《射雕英雄传》影视拍摄地,这里建成了一个旅游城,仿照金庸笔下故事发生的时代和地点,建造了一些可供拍戏的景象。
9、踏上归程
在桃花岛的饭店吃过午饭,我们又乘船回到本岛。回程之前,我们被拉到一处叫“富丹食品”的地方购物,这里号称国内首家海洋食品工业游基地。大家蜂拥而入采购。
我注意到这里的产品价格。某些产品如著名的“观音饼”,无论是在紫竹林,在朱家尖码头,还是在这里,价格统统是一律的10元。而在岛上的三轮车,车身上都写明,实行的是“上车协商收费价”。前者是大多游客必然购买的,统一定价有利于购买者放心,而后者是自由交易,价格任由双方协商才是最好的安排。
三天的舟山之行结束了,海岛的热风把我们的脸庞都吹得红扑扑的,皮肤都晒成了健康的小麦色。在回程车上,一个个都疲惫得睡着了,以至于谁也没有听到我们离开舟山时,当地旅游部门发来的短信:“看不完的岛屿风情,听不厌的普陀梵音,吃不够的东海鱼鲜。欢迎您常来美丽的舟山群岛!”写得真好,我要把它抄录在这里,留作舟山之行的永久纪念。

